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一斤蝦子幾升油?

我們大多數人在吃海鮮的時候,並不會想到燃料(碳足跡)。但是,柴油是漁業最大的單項開支,也是漁業最大的溫室氣體來源。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有相同的碳足跡(原文作carbon finprint,可以譯為「碳鰭跡」,與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同義),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捕撈哪些海鮮最耗油,也就是碳足跡最大。


一項結合了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研究,分析了超過1600筆漁船燃料記錄,彙整出不同種類的魚和海鮮由捕捉到運到港口所消耗的燃料。


本研究並沒有把處理以及運送至消費者手上所消耗的碳足跡計算進去。但是,其他研究顯示這兩者通常只佔一小部分。同樣沒有列入考慮的還有漁具的種類對環境的影響,如棲息地的破壞和意外殺死海龜,鳥類和海豚。


以下就是捕捉到一噸的漁獲運到港口所需的燃油量平均排名:


7.沙丁魚:71公升


沙丁魚往往成群游泳,又在岸邊附近活動,因此要抓他們相當快。只需要用一張巨大的網圍繞它們,就可以抓到很多。尤其是捕捉冰島鯡魚(Icelandic herring)與秘魯鳳尾魚(Peruvian anchovies)最省油,每噸魚只消耗8公升。


6.鰹魚:434公升


這些魚和其他類型的開放水域魚類,跟沙丁魚一樣,都可以用圍網大量捕捉。但是,因為船舶必須航行得更遠一點,才找得到這些魚,所以碳足跡也比較大。


5.扇貝:525公升


底棲軟體動物要用重鋼耙舀起,所以碳足跡也不算小。


4.北美鮭魚:886公升


鮭魚通常以刺網或圍網在河流和海灣區域捕捉。如果是使用鉤和線來捕捉,會需要更多的燃料,碳足跡也會更大。


3.太平洋長鰭金槍魚:1612公升


拖釣比漁網需要更多的燃料。當船舶將帶餌鉤的魚線放下去以後,漁船要在天敵到達之前趕緊將漁獲拉上船。


2.比目魚:2827公升。


漁船要抓比目魚,必需要以接上重金屬梁的漁網拖過海底。這個過程消耗很多燃油。


1.蝦和龍蝦:2923公升


雖然從陷阱捕捉緬因龍蝦只需783公升燃料,但是捕捉一噸的自澳大利亞的亞洲虎蝦(Asian tiger prawns,一種蝦子)在2010年需要消耗7000公升的燃料;而由北海捕捉挪威龍蝦的碳足跡更高,大約是17,000公升。這兩個物種都很小,相對稀少,所以漁船都要用細網拉很長的距離才能捕捉到足夠的量。


依據不同海鮮的碳足跡調整圖片大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至於說,野生海鮮如何與其他種類的動物蛋白做比較呢?在漁業燃料使用上,平均每噸漁獲消耗約639公升柴油。這相當於每公斤海鮮產生略超過2公斤的二氧化碳,大約與雞和養殖的鮭魚與鱒魚差不多,而為牛肉的五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讀者無法素食,但又希望對環境友善的話,遠離牛肉是一個好辦法(最近的研究顯示,牛肉的碳足跡是雞肉的十倍)。不過,如果以本文的數字來換算,其實龍蝦跟蝦子的碳足跡,是漁業平均的4.57倍(9.15公斤的二氧化碳),算起來跟牛肉也差不多!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過去由於漁業管理不善,大量的燃料被浪費掉了。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政府的補貼,導致漁業公司建造更大和更強大的船隻,好用來抓更多的魚。但是,隨著漁業資源耗盡,船員們不得不航行更遠離岸邊,好來抓更多的魚。在過去的十年,燃料的使用似乎有所下降,而推究這個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魚類種群的恢復和船隊規模的縮減,使餘下的船隻不必再航行那麼遠去抓魚。


針對這個研究結果,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環境經濟學家Christopher Costello認為,其實相比於大多數美國人開車所帶來的碳排放量,魚類消費量帶來的碳足跡,估計大概不到開車的半個百分點。但是,或許改變飲食習慣,比改變交通工具,相對要容易得多。

筆者的經驗是,吃東西時要保持環境意識並不容易,需要一些練習。但是,一旦上手了,其實也不難喔!


參考文獻: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牛排的代價

我們都知道,吃牛肉對環境有不好的影響,但究竟它真正的環境成本是多少?而與其他動物或動物源性食品相比,是較好還是較壞?在最近一項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比較各種食物的環境成本,並提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論。調查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希望不僅可以提供個人的飲食選擇的建議,也可以提供政府機構負責農業和營銷政策的單位一些協助。

牛排對環境的代價,是其他動物性蛋白質的十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項研究結合了魏茨曼科學研究所、耶魯大學與紐約的研究人員。主要的問題核心是:以環保角度來看,應該要多吃哪種類型的動物性食品呢?雖然許多研究已經解決了部分問題,但是這些研究都作得不夠徹底。一個徹底的比較研究,可以用多元的角度來呈現動物性來源食物的的環境成本,是需要進行的。

美國的飲食的蛋白質來源,最大的有五個:牛奶、牛肉、家禽、豬肉和雞蛋。他們的想法是以「每營養單位」(nutritional unit)-- 單位為一卡路里或一克蛋白質--來計算環境投入成本。研究團隊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他們要能夠設計出準確的、忠實的輸入值。舉例來說,牛在美國的西部乾旱的土地放牧,會使用巨額的土地,但相對使用了較少的灌溉用水;而在飼育場的牛,由於吃的多是玉米,需要的土地較少,但消耗較多的灌溉水和氮肥。研究人員需要考慮到所有的這些差異,建立確定能反映目前做法的總體數據,從而為每一個食品項目估計出近似真實的環境成本。

研究團隊使用了許多數據,包括土地利用、灌溉用水、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氮肥的使用。每一項都是一個複雜的環境系統。例如,土地利用,農業除了使用土地之外,也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而氮肥在天然水道造成水體污染。

當數字彙整以後,研究團隊開發方程式來計算每種食物的環境成本值。

計算結果顯示,一點也不意外的,最大的罪魁禍首是牛肉。總體而言,吃牛肉對環境成本的消耗, 比其他動物源性食品,包括豬肉和家禽,大約十倍。牛需要平均28倍以上的土地和11倍以上的灌溉用水,釋放5倍以上的溫室氣體,消耗6倍的氮,與雞蛋或家禽相比。家禽、豬肉、雞蛋和乳製品對環境成本的消耗都相當類似。這倒是有點意外,因為在過去,乳品生產通常被認為是對環境相對友好的。研究團隊發現,因為乳牛飼料的灌溉和施肥的環境成本,加上乳牛(或者說所有的牛)都需要較多的土地,使得乳製品的環境成本大大的上昇。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除了可以幫助個人對自己的飲食做出更好的選擇,也有助於農業政策以外,未來還可以用來估計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的相對成本,其他國家生產食物時也可以用這個模式來計算環境成本。除了比較環境成本之外,這個模式也可以指出,生產過程中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未來在此基礎上,這個模式也可以幫助決策者決定如何能在永續的基礎上,以對環境更友善的角度來確保糧食安全。

筆者自從2011年茹素以來,不僅不吃所有的肉,連牛奶跟蛋都列入避免的清單。當初只是因為不忍看到牛跟雞為了要生產牛奶跟雞蛋,受到不人道的對待而已;看了這個研究結果,筆者深深的慶幸當初選擇的是吃全素,畢竟這輩子享受(消耗)的也夠了,也該要為地球做點事了。

參考文獻:

2014/7/21. Real price of steak: Comparing environmental costs of livestock-based foods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的地球母親持續發燒中:2013美國國家氣候報告

我們的地球媽媽身體越來越糟了!海平面隨著全球氣溫一起上升,困在海洋上層的和熱能也越來越多。同時,高山冰川和北極海冰正在融化,而三大溫室氣體濃度也繼續往上攀升。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國家氣候數據中心在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的主任托馬斯·卡爾(Thomas Karl)說:「數據顯示,現在氣候發生變化的速度,比它在歷史記錄中的任何時候都快。」


數字說明了一切。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數據來看,2013年是從1880年以來第二個或第六個最暖的年份;根據1993年至2010年間的衛星紀錄測得的平均值來看,全球海平面高度上昇在去年達到約3.8公分(1.5英寸);而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大約3毫米(八分之一英寸)。而ERT公司的傑西卡·布倫(Jessica Blunden)說,已經連續23年,全球冰川在夏季融化的比他們(在冬季)獲得的更多。 這些(冰川)的變化,是氣候變化的可見的和明顯的標誌。


美國氣象學會公報於今年(2014)的7月17日在網上發布了「2013國家氣候報告」(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3)。這份詳細的分析,是收集了環境監測站從陸地,海洋,冰和從衛星與飛機的感測器數據,並邀請了來自57國, 400多名科學家來進行分析與撰寫而成的。 (自1991年以來發行的國家氣候報告,可以在這裡找到。)


科學家認為,三種主要溫室氣體水平的增加,很可能是近期氣候變暖的根源。二氧化碳全球平均濃度在去年達到395ppm,比2012年增加了2.8 ppm。甲烷和一氧化二氮(N2O),這兩個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去年上升約0.3%。 不過,由於二氧化碳比其他兩種氣體更為普遍,目前大約三分之二大氣的吸熱能力來自二氧化碳。研究人員說,冰芯記錄顯示,過去80萬年間,二氧化碳濃度從來沒有超過300 ppm,所以也無從由過去的紀錄去了解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對地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從南極到北極,在地球的許多部分正在大量暖化。在歐亞大陸的北極地區,去年夏天的平均氣溫,比由2007年的2012年的平均氣溫高了1℃到3℃也回暖,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 Alaska),去年有36天氣溫高達27 °C(80°F)或更高,打破過去的紀錄。暖化也對永凍土(permafrost)產生影響。在阿拉斯加地下20米的永凍土溫度在去年達到歷史新高,2013年9月的北極海冰覆蓋範圍(這個月通常是一年中海冰覆蓋最低的月份),低於從1981年到2010年當月平均覆蓋率的18%。雖然去年海冰減少的程度沒有創紀錄,科學家們說,自從1979年開始用衛星測量以後,九月海冰覆蓋範圍每十年會下降近14%。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極,2013的年平均氣溫為-47.4℃(-53.3°F):是很冷沒錯,但仍然創下1957年開始收集天氣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


而中國、日本與韓國則遭受了有史以來最暖的夏天。澳大利亞去年夏季高溫高於45°C(113°F),這是1910年來最暖的一年。


存儲在海洋表面700米的海水的熱量,在過去20年裡大幅增加,在去年也達到創紀錄的水平。熱量增加,會使得颱風與颶風增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NOAA將發布一份報告,討論氣候變化可能與去年的幾個極端天氣事件的相關性。

2013年11月的海燕颱風,是否與去年持續暖化
以及破紀錄的海平面上昇有關?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瘋狂蠕蟲」入侵美國?

威斯康辛州的最新入侵物種來自亞洲,是一種胃口奇大的、神秘的「瘋狂蠕蟲」,而且最近首次出現在該州威斯康辛 - 麥迪遜大學的校園內(1)。

威斯康辛 - 麥迪遜大學植物園,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威斯康辛州的原生植物和動物的避難所,首次證實遭受 Amynthas agrestis入侵。據信,它應該是經由進口的造景植物從原生地(日本和朝鮮半島)抵達美國的。

「瘋狂蠕蟲」(Amynthas agrestis)是什麼呢?牠是蚯蚓的一種。我們通常都認為蚯蚓是好的,不過根據資料,世界上總共有約六千種蚯蚓,其中有120種被列為重要的入侵物種(2)。美國和加拿大共有12科,約182種蚯蚓。其中60種(約33%)為引入物種。只有兩個屬的蚯蚓原產於北美,而引入物種已擴散到沒有任何本地物種的地區,特別是在依賴大量的落葉的北部森林生態系統。當蚯蚓分解了落葉層,生態環境可能使得某些樹木、蕨類植物和藥草無法生存,造成整體生態環境的改變。

在美國,Amynthas依據入侵物種規則NR40,被列為禁止攜入物種。因為它們對美國的森林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在2013年的秋天,植物園證實了蚯蚓的存在;今年春天,工作人員定期檢查,發現它的卵繭已然渡過了威斯康辛州去年那特別惡劣的冬天。

目前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仍在試圖了解它們在植物園內的分佈範圍。在這同時,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清洗靴子、工具和車輛,同時也盡可能不要去已經發現有Amynthas的區域工作。

因為在兩萬年前最後的冰河期時,冰川覆蓋了威斯康辛州除西南角外的所有區域,消滅了所有的原生蚯蚓;所以在威斯康辛,做為入侵蚯蚓,Amynthas並不是唯一的入侵物種。

威斯康辛人最熟悉的蚯蚓,是由第一代移民引入的歐洲種。雖然它們也會破壞自然景觀,但是歐洲種很少長到像亞洲種那麼多。

Amynthas的生命週期與歐洲種完全不同。它們集體繁殖,不斷產下卵繭。當卵繭孵化時,你會看到土壤表面上有大量如細絲毛髮的生物在移動。

Amynthas是灰色的,而歐洲蚯蚓較粉紅一點;他們可以長到八英寸(20公分)長,並且因為抓在手上會翻滾和大力扭動,贏得了如「瘋狂蠕蟲」、「蛇蠕蟲」和「阿拉巴馬跳蟲」之類的名稱。

「瘋狂蠕蟲」Amynthas agrestis 圖片來源:Science Direct


除此之外,Amynthas具有光滑,平整乳白色到灰色的環帶,歐洲蚯蚓的環帶則是突起的。「瘋狂蠕蟲」在短短60天左右的時間就會發育成熟,使它們在威斯康辛州的溫暖月份中可以增殖一倍;同時,它們能夠不交配就繁殖。

在它們大量繁殖的地方,Amynthas可以吃光在土壤表面所有的有機物質;這使得森林的地面光禿一片,除了使森林地面暴露在土壤侵蝕的威脅之下之外,也更容易受到其他物種入侵。它們那深不見底的食慾,改變了土壤結構,留下一顆顆粒狀土。 這些粒狀土帶給植物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發生在種子發芽時期。

雖然他們已經在美國幾十年 - 特別是東南部和東岸 - 但是,過去很少有研究來量化這些蚯蚓所造成的損害,或是開發出控制它們的數量的有效手段。最近威斯康辛大學動物學教授莫妮卡·透納(Monica Turner)以及她的研究生,已經開始進行有關「瘋狂蠕蟲」的土壤攻擊的研究。

同時,威斯康辛的政府部門正在檢查全州商業苗圃周圍的狀態,並將測試潛在的控制技術。但細心的清洗設備和檢疫還是防禦的第一線。

雖然對抗如沙棘(buckthorn)、舞毒蛾(gypsy moths)和大蒜芥(garlic mustard)等入侵物種,是威斯康辛州的主要工作;但是,他們很希望能找到保護植物園免於被「瘋狂蠕蟲」入侵的方法,同時也要教育別人有關這些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2014/7/16. Hungry, invasive 'crazy worm' makes first appearance in Wisconsin, threatens forests -- ScienceDaily
2. Wikipedia. Earthworms as invasive species.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入侵植物使暖化雪上加霜?

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對入侵植物會如何影響土壤的溫室氣體儲存能力有新的發現。這項研究對我們如何管理農業用地和原生生態系統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一篇發表在「新植物學家」期刊(New Phytologist)的論文,植物生態學家Nishanth Tharayil和研究生Mioko Tamura 表示,外來入侵植物可以透過釋放存儲在土壤中的碳到大氣裡,來加速溫室效應。由於土壤中存儲的碳比大氣和陸地植被加起來還要多,這個研究對於我們如何管理農業用地和生態系統,以促進碳的存儲,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他們主要研究虎杖(Japanese knotweed )和粉葛(kudzu)這兩種北美最普遍的入侵植物,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粉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們發現,粉葛入侵造成原本存儲在土壤中的碳被釋出,而虎杖入侵會使得積累在土壤中的碳氧化,氧化後便流失到大氣中。關鍵的問題似乎是在於植物的凋落物如何調控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其有利於建立一個穩定的碳捕獲生物系統

研究團隊發現,入侵植物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在於他們會使在土壤中的碳庫變得不穩定。研究團隊估計,粉葛入侵導致每年釋出了4.8萬噸的碳,相等於存儲在一千一百八十萬英畝美國森林中的碳,也相當於消耗5.4億加侖汽油或燃燒五百一十億磅煤所排放的碳。

氣候變化對於某些外來植物入侵極為有利。隨著氣候變暖,粉葛將繼續侵入美國北部的生態系,而其對碳排放的影響將日漸增長。 

這個發現提供了對於農業用地管理策略特別的建議。對土壤穩定儲碳能力的影響,是經由植物(種類)與土壤,而不是經由生物總量。也就是說,並不是土地上蓋滿植物就代表土壤儲存了很多碳;如果土地上蓋滿的是外來植物,或許因為外來植物與本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無法有效互動,反而造成碳由土壤中釋出。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種植如大豆、豌豆、大豆、花生、扁豆等體內具有比例較高的氮的豆類植物,可加速土壤中的碳的存儲。 
小花蔓澤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於閒置的土地,過去大家總覺得只要不是光禿禿一片就OK; 這篇研究提醒了我們,對於如小花蔓澤蘭、銀合歡等入侵植物,或許閒置土地上長滿了他們會有比我們想像中更大的害處?雖然進行這類的研究需要時間,但是如果在造林時可以種植原生物種,對閒置土地可以多留意,對於不適合開發的山林定期監控,不讓入侵物種到處滋生,說不定不只是有益於原生植被的保存,也可以積極減碳喔!

參考文獻:

2014/7/1. Kudzu can release soil carbon, accelerate global warming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安納沙西(Anasazi)文明的崩壞是因為生得太多?!

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勾勒出了北美歷史上最大的生育高峰--發生在公元500年至公元1300年之間的美國西南原住民普韋布洛人(Puebloan,筆者按,即安納沙西Anasazi文明)。

研究團隊中的Tim Kohler教授說,在那段時間,文明的早期特徵 - 包括農業和食品儲存 - 已經成熟到使得出生率可能比今天世界出生率最高的國家還要高,緊接著就是族群的崩潰。這也在警告我們,現代世界人口過剩可能導致的危險。


經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研究團隊在美國西南部的四角地區(the Four Corners region)數百個站點進行橫跨一個世紀的上千個人類遺骸的研究。經由這些數據,Kohler拼湊出這個地區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口轉變--由石器使用,反映出當地人口從切割肉類為主(狩獵、採集)過渡到搥打穀物為主的生活(農業)的詳細年表。

玉米早在公元前2000年起就生長在該地。剛開始,可能是因為生產效率低,人口增加得不多。但是,到了公元前400年,玉米提供了該地區80%的的卡路里。粗出生率 - 每年每1000人的新生兒的數量 - 從那時開始穩步上升,直到大約公元500年。

整個地區的發展不盡相同。在索諾蘭沙漠(Sonoran Desert )和托恩托盆地(Tonto Basin),即今天的亞利桑那州,已經發展出灌溉系統、球場、墊高的土墩和精英家庭的集合住宅。然而,出生率較高的地區位於北部和東部之間,在今天的新墨西哥州西北和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聖胡安盆地(San Juan basin)和北部聖胡安地區,可能是因為這個地區找到新的農地來擴大玉米生產相對比較容易;而索諾蘭和托恩托人,因為玉米耕作需要灌溉,使得他們較難找到新的區域來耕種。從運河來的水也可能含有有害原生蟲、細菌和病毒。
普韋布洛人的集合住宅,是整個地區最大的建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約在公元900年時,雖然人口仍然眾多,但是,出生率開始出現波動。12世紀中期發生了西南地區已知最大的旱災之一。過去數百年持續的人口增長和有限的資源,可能已經到達了該地區的承載能力,就如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1798年預言的工業世界會發生的情形一樣。 

從十一世紀中期到西元1280年(那時所有的農民已經離開), 整個西南地區的北部衝突不斷但是,生育率仍然很高。為什麼不限制人口的增長?也許族群需要維持一定的人口數量,才能保護他們的村莊和農田。這是一個暴力的「馬爾薩斯陷阱」(Malthusian trap)。

在13世紀中期,西南地區北部還有多達40,000人。但是,在接下來的30年之間,人們離開了,留下了令許多考古學家無法解答的一個謎。也許,人口太多,加上氣候惡化,使得人們無法養活自己;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離開,留下的人將會難以維持這個社會所需的防禦和新的基礎設施的建立。 筆者根據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一書中提供的資料,當地是一個階級社會,包括了貴族階級以及農民階級;由建築可以看出,峽谷中的「大屋」以及峽谷外各衛星聚落的「大屋」應是貴族所有,而農民則是住在衛星聚落的小屋,由骨骸可以看出他們的營養狀況遠不如住在「大屋」中的貴族。由於大約十一世紀開始,峽谷中已是光禿一片,不論是建築、農業生產都要靠峽谷之外的衛星聚落供應;或許在所有的農民因為從公元一一三0年開始的連續大旱發生而離開後,剩餘的貴族們無法自行生產糧食,於是不得不離開?不管怎麼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當人口數已經超出該地區的人口承載能力時,這時已經脆弱不堪的生態系,就像堆得高高的一疊紙牌,只需要輕輕一口氣就可以讓它土崩瓦解;何況是大旱災如此的重擊?

這些年,常常聽到各國對於「人口老化」這件事表達關心,甚至我們的國家首長說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但是,若只是為了減緩人口老化而鼓勵生育,是否落入了「馬爾薩斯陷阱」之中?當目前地球已經超過她的人口承載度時,各國卻為了自己的國家安全與生產力,拼命的鼓勵生育、祭出獎勵措施,選擇性的忽略整個地球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會如安納沙西文明,最終走向全面崩壞?

參考文獻:

2014/6/30. Ancient baby boom holds a lesson in over-population -- ScienceDaily
Jared Diamond. 2006. 大崩壞。時報出版。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海洋的塑膠垃圾到哪裡去了?

塑膠的使用如此廣泛,根據估計,漂浮在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應該有數百萬噸之多;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海洋裡的塑膠垃圾絕大多數都不見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被魚吃下肚了。一旦被魚吃下肚,也就意味這些塑膠進入了食物鏈,而人類也是食物鏈中的一環。

人類每年產生三億噸塑膠垃圾。其中絕大部分以垃圾場做為它們的終點;但是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估計,大約有0.1%的塑膠垃圾(三十萬噸)被河流、洪水、暴風雨帶到海裡,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也貢獻了一點點。這三十萬噸的塑膠垃圾,有些隨著洋流到北極,成為冰山的一部份;有些被沖上沙灘,成為「塑膠石頭」。但是,這三十萬噸的絕大部分隨著洋留在海中漂浮,形成「垃圾島」(Garbage Patch)。

為了要了解到底海中有多少塑膠垃圾在漂浮,Malaspina expedition研究團隊從2010年到2011年,動用了四艘船在五個垃圾島附近調查(如下圖)了數月之後,所得到的結論是,漂浮在大海中的垃圾大約只有六千六百噸到三萬五千噸之間。若以2010年人類所使用的塑膠量(2.65億噸)的0.1%來計算,大約只有估計值的5%在海裡。剩下的95%到哪裡去了呢?

研究船The RV Hesperides,圖片來源:Science Now


研究團隊之一,西澳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Crawley)的Carlos Duarte說,塑膠在海中漂浮,會因為海浪以及太陽的輻射作用,使得塑膠逐漸破碎,最後成為極為細小的碎片,被魚當作食物吃下去了。而這些塑膠碎片在成為魚的食物之前,會吸附海中的污染物,如DDT(殺蟲劑)、PCB(多氯聯苯)、汞(水銀)等;於是這些毒素也隨著塑膠碎片,進入我們的食物鏈,由於生物累積效應的影響,在食物鏈越頂端的生物,體內的毒素也會累積愈多。在2012年的紀錄片「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中就提到,現代人每個人身體裡面,都驗得出塑膠。


吃鮪魚沙拉時,「順便」吃下去的塑膠、DDT、PCB、汞
有多少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過,到底魚吃了多少,以及到底有多少比例的塑膠掉到海裡,其實都很難估計。另一位學者Kara Law強調,所謂0.1%的垃圾掉到海裡的估計,是大約一百年前估計出來的。現在需要新的估計方法,來了解到底有多少塑膠垃圾掉到海裡。


另外,除了被魚吃掉以外,海裡的塑膠垃圾也有可能在被海中的小生物附著之後,因為重量而下沈到海底;也有可能被微生物分解;也有可能被沖到岸邊後被微生物分解。科學家們認為,沈到海底是這幾種可能的結局中最好的;但筆者想到,在另一個研究海底垃圾的研究中指出,深海裡的氧氣少、微生物長得慢,這些塑膠垃圾可能在海底幾萬年都不會分解,沈到海底不見得會比較好,應該說,垃圾夾帶著環境毒物DDT、PCB、汞進入食物鏈,會在短期間影響的人類的生存,而沈到海底卻會在長期對人類有害吧?


參考文獻:


2014/6/30. Science Now.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ocean's plastic is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