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鹽巴裡的塑膠

中國海鹽與湖鹽裡的塑膠。圖片來源:C&EN
最近有中國華東師範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的科學家調查中國市售十五種品牌的食鹽,發現裡面都有塑膠微粒(microplastic)。

什麼?鹽巴裡面有塑膠!相信許多朋友一聽都會覺得,唉呀不稀奇,反正那個國家的黑心商品已經夠多了,鹽巴裡面加塑膠有什麼好訝異的?

慢著。這裡是科普部落格,不是製造新聞的部落格。我們看的是事實,不是編故事。到底中國的鹽巴發生了什麼事呢?

研究團隊認為,由於所有的品牌都發現了塑膠微粒,而且來自海鹽的食鹽品牌裡面的塑膠微粒尤其多;因此他們認為,這些塑膠微粒是來自於海洋污染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海鹽主要都是曬鹽而來,當海水已經被塑膠微粒污染,這些微小的顆粒,在海水運到鹽田曬乾以後,便很難與鹽顆粒分開來。

這些污染物包括了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聚乙烯(polyethylene,PE), 以及賽璐玢(cellophane)等。其中一個品牌的食鹽,每磅含有多達一千兩百個塑膠微粒!如果一個人每天食用的鹽都達到世界為生組織的上限,一年下來他可以吃到大約一千個塑膠微粒喔!雖然這比去年的一篇報告裡面提到的,歐盟人民因為食用貝類,一年大約吃進一千兩百個塑膠微粒要少了兩百個,但是---貝類可以不吃,有人吃三餐不用鹽來調味嗎?

雖然許多已開發國家已經改用電解製鹽(臺灣也是),但還是有相當多地區是以日曬製鹽。過去未曾有調查研究食鹽中的塑膠微粒污染的情形,但如以目前海洋被塑膠垃圾污染的狀況來看,世界其他區域由日曬製鹽而來的食鹽,是否也逃不過塑膠微粒污染的厄運呢?

塑膠微粒可能是來自於丟棄在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因為海浪以及太陽的輻射作用,逐漸破碎,最後成為極為細小的碎片;還有些來自於聚酯纖維等合成衣料織物。研究發現,每清洗一件合成衣料,就會釋放出多達1900條的微小纖維。第三個來源則是「柔珠」洗面乳等加了塑膠微粒的個人清潔用品。據歐洲統計,歐洲一年有4千多噸塑膠微粒排放到海洋(相當於4億個10克的塑膠袋)。這些塑膠微粒,有些是刻意加進去的(如柔珠),有些是無意的(如清洗合成衣料),而有些則是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海洋垃圾)。即使衣服不能不洗,但我們至少可以不使用柔珠洗面乳、不丟棄垃圾吧?而衣服也可以減少清洗的次數,不要穿一次就洗,等流汗弄髒了再洗,這樣也可以減少海洋中的塑膠微粒的出現,不是嗎?

人類應該要更注意、更小心自己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救地球也是救自己,亂丟塑膠垃圾,最後塑膠出現在魚、蝦、貝類、食鹽...還是通通都回到人的肚子裡。

參考文獻:

Dongqi Yang, Huahong Shi, Lan Li, Jiana Li, Khalida Jabeen, and Prabhu Kolandhasamy. 2015.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table salts from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DOI: 10.1021/acs.est.5b03163

Lisbeth Van Cauwenberghe,Colin R. Janssen. 2014. Microplastics in bivalves cultur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3:65–70 doi:10.1016/j.envpol.2014.06.010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97-103年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

因為課程的需要,去水利署抓了一些資料。
抓完後做了一些圖表,先貼幾張上來,其他的等有空再製作吧。

首先是從97-103年全國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

可以看到,從101-103用水量是直線上昇的。

看花蓮(紅色)從97-103年,用水量也是節節上昇;到103年已經跟全國平均(藍色)差不多高。雖然相比於台北(綠色)還算是節約用水的,不過花蓮人很習慣用地下水,所以個人覺得這個數值在花蓮就是參考而已。

看看103年全台各縣市的用水量,大概就了解柯市長為什麼大喊台北的水費一定要漲價了。台北市不但是用水量全台第一,跟第二名的新竹市整整差了快30公升。相對如離島(金門縣、連江縣)因為水資源不夠,用量僅有台北的一半到五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