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亞述帝國(Assyrian Empire)的衰落與氣候變遷的關係

最近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施奈德(Adam Schneid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以及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亞文明研究中心的阿達利(Selim Adalı,Research Center for Anatolian Civilizations in Turkey)在「氣候變遷」期刊(Climatic Change)上發表的論文顯示,曾經顯赫一時的古亞述帝國(Assyrian Empire,公元前911年至609年)的衰落可能不僅僅是內戰和政治動盪。考古、歷史和古氣候證據表明,氣候因素和人口的增長可能也軋了一角。

在公元前9世紀時,位於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帝國開始不停地擴大到大部分的近東區域。它在公元前7世紀早期達到高峰,成為那時候在近東最大的帝國。但是,為何亞述帝國在公元前7世紀末時開始快速的崩潰,一直困擾著學者們至今。大部分的學者歸咎於內戰、政治動亂、以及亞述首都尼尼微(Nineveh)在公元前612年時,被巴比倫與米底王國聯盟攻陷,造成辛沙里施昆(Sinsharishkun)身亡(自焚或被殺)等事件。儘管如此,它仍是一個謎,為什麼亞述帝國,當時的軍事強權,如此突然和如此之快速的走向崩潰?

亞述帝國。深綠色為公元前824年的版圖,淺綠色為824-671BC
之間擴張的版圖。圖片來源:wiki
施奈德和阿達利認為,人口增長和乾旱也是造成亞述帝國滅亡的重大原因。最近公佈的古氣候數據顯示,近東在公元前7世紀後半葉變得更加乾旱。在此期間,該地區也因為強行安置被征服區域的人民的緣故,產生了顯著的人口增長。作者們認為,這個措施大大地減少了國家的承受嚴重乾旱(例如發生在公元前657年)的能力。他們同時指出,在這個乾旱發生後的五年之內,亞述帝國的政治和經濟穩定性變弱了,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內戰,對帝國發生了致命的打擊。

他們指出,發生在公元前7世紀後期時的嚴重乾旱,與隨之而來發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暴力騷亂,跟發生在現代敘利亞和伊拉克北部的嚴重乾旱與隨後的政治衝突事件,兩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以一個全球性的視角來看,他們的結論是,現代社會應該要注意到,當執政者把短期的經濟和政治政策列入優先考慮,而不是支持長期的經濟保障和風險規避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筆者在約略閱讀過亞述的歷史後認為,除了人口增長與乾旱之外,當時的薩爾貢王朝(Sargonid dynasty)的征戰不休與揮霍無度,可能也是造成亞述帝國滅亡的另外一隻手。薩爾貢二世的兒子辛那赫裡布(Sennacherib,公元前704-681年,中文聖經中譯作西拿基立),興建了著名的「蓋世無雙皇宮」,其邊長近200米,包括兩座大殿、一幢橢圓形建築物以及一個植物園和一座涼亭,王宮內的浮雕長達3000米,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雖然他的繼任者沒有大興土木,但是下一個繼任者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公元前668-627年)卻興建了巨大豪華的亞述巴尼拔王宮,在宮中設置泥版圖書館,該圖書館收集了當時亞述人所知的全世界各地的書籍,藏有無數楔形文字的泥版(約三萬個),內容包括語言、歷史、文學、宗教、醫學及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識。雖然這些泥版對於後代研究亞述帝國的學者是很珍貴的資料,但筆者想,歷經連年征戰的亞述帝國(從薩爾貢二世到亞述巴尼拔等四位國王,一直都是征戰不休),加上「蓋世無雙皇宮」以及亞述巴尼拔王宮的建設,與發生在辛那赫裡布時代將首都遷到尼尼微的種種事件,亞述帝國的民間應該也是民窮財盡吧!於是,當公元前657年的乾旱事件發生時(不要忘了這時候正是亞述巴尼拔在位,或許他正在建立他的王宮與圖書館呢!),接著會有一連串的動亂,最後導致外族如巴比倫與米底認為有機可趁,於是聯手入侵造成滅亡,其實也不那麼意外了!

亞述戰船,大約在辛那赫裡布時期。圖片來源:wiki

不過,作者認為亞述人的短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原諒的。雖然他們專注於短期的經濟或政治目的的操作(強行安置被征服區域的人民),提高了他們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的風險;但是,他們對於自然世界是如何運作的認識不夠,技術能力的水平也不足。因此,他們應該無從預測大量遷徙人口可能造成的後果。

反觀現代人,我們有許多歷史資料提供我們借鏡,我們也有相關的知識與技術;這使我們能夠從過去拼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因此,如果我們選擇不制定促進長期可持續性的政策的話,我們沒有藉口可以原諒自己「裝傻」與「裝無知」的行為。

不過,就像歷史是一再重複的,安納沙西人、馬雅人、復活節島的人、吳哥帝國皆如是,而現在又加上亞述人,只能說當我們披閱一個個的古國王朝時,既心驚於歷史的重複性(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中國的唐末),但當我們回頭來看現代社會時,卻發現:雖然我們應該沒有理由來「裝傻」與「裝無知」,但是「裝傻」與「裝無知」的人卻是那麼地多,能不感嘆嗎?

參考文獻:

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LED的蟲蟲危機

最近因為中村修二、赤崎勇、天野浩(Isamu Akasaki, Hiroshi Amano and Shuji Nakamura)這三位得到諾貝爾物理獎的關係,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再度受到了注意。當然,LED早已開始廣泛使用於生活中,招牌、燈具都開始有以LED做為光源的選擇,而由於它極為省電(大約只有一般燈泡的二十分之一,T5燈管的二分之一,T8燈管[傳統日光燈管]的三分之一,參考資料連結),因此各國政府無不鼓勵民眾多多採用。

本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發明藍光二極體(Blue-LED)
的三位日本科學家。圖片來源:wiki

不過,最近刊載於「生態應用學刊」(Ecological Applications)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LED對於昆蟲並不是那麼友善。

研究團隊比較了白熾燈泡與LED,發現LED會吸引更多(48%)以上的昆蟲。這些被吸引來的昆蟲,可能會因此遇到他們的掠食者而被捕捉死亡、可能會撞上燈具而死,長久下去,對於整體生態會造成影響。

尤其在港口,如果燈塔或港口的照明燈具使用LED,可能會把隨著船上貨物不小心帶到港口的害蟲吸引到陸地上,造成大害。近年來舞毒蛾(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dispar)就是聲名狼籍的入侵物種,對森林造成極大的損害。

研究團隊嘗試著調整LED的色溫,試圖找出是否有較好的組合,可以降低它吸引昆蟲的程度;但在該研究中他們並無法找到適合的組合。他們擔憂或許適合的色溫會使得LED的成本上昇,降低廠商生產的意願。畢竟,目前來說,雖然LED燈泡的壽命是傳統日光燈管的二至四倍,但單次購買的售價卻是日光燈管的五到十倍以上。目前筆者聽到的對於LED燈管的「庶民意見」,都是清一色的「它好貴」。雖然號稱至少可以用三年,但是沒有用過的東西,究竟是否能真的用三年,在價格的考量下,有些朋友是非常猶豫的。如果又因為調整色溫後價格再上昇,究竟有多少人願意用呢?

參考文獻:

Erik Stokstad. 2014/10/7. LEDs: Good for prizes, bad for insects. Science Now.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NOAA:二零一四年八月均溫再破紀錄

根據NOAA提供的資料,2014年八月全球在陸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880年(開始有記錄保存的年份)以來​​最高的,也是連續第38個高於20世紀全球均溫的八月。最後一個八月均溫低於全年均溫發生在1976年。

資料來源:NOAA

陸地與海洋綜合的八月均溫是16.35±0.12℃,比20世紀平均(15.6℃)高了0.75℃,打破了1998年創下的高溫記錄0.04℃。過去四個月(包括八月),除了七月以外,都創下歷史新高。六月到八月均溫,高於20世紀全球平均0.71℃。

陸地均溫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只比1998年低0.99℃,但還是比20世紀的均溫高。六月到八月的陸地均溫,高於20世紀全球平均0.91℃。除了部分西歐、西伯利亞北部、亞洲東部的部分地區以及澳洲中部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的高溫都很顯著。例如挪威,八月均溫比1961-1990的長期平均高1.0℃,而丹麥今年夏季均溫也比1961-1990平均高了1.6°C;但是英國卻是自1993年以來最涼的夏季,英國2014年八月均溫低於1981-2010年平均溫度1.0℃,同時也結束了連續八個月高於均溫的記錄。奧地利也經歷了一個2005年來最涼爽的夏季,雖然還是高於1981-2010年平均0.2°C。

八月份全球海洋表面溫度比20世紀均溫(16.4℃)高了0.65℃。不但打破了2005年八月創下的紀錄(比2005年8月高了0.08°C),也打破了在兩個月前創下的歷史新高0.03°C。六至八月全球海洋表面溫度高於20世紀平均(16.4℃)0.63℃,為有紀錄來最高。這比2009年的紀錄高了0.04℃。在橫跨赤道太平洋中西部的許多地區、以及東太平洋和西印度洋的零星地區,都可以偵測到破記錄的溫度;其中尤其在馬達加斯加東部海域特別顯著。

目前在赤道太平洋中部與東部都沒有出現聖嬰(El Niño)或反聖嬰(La Niña)現象。NOAA的科學家們說,在今年北半球的秋季和冬季期間,有60-65%的機會會發展出聖嬰現象。

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八月北極海冰平均是240萬平方英里,比1981-2010年平均少了39萬英里(13.9%),為開始記錄(1979年)以來第七低,但是是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筆者按:所以上次的新聞提到今年北極海冰「擴大」,其實是跟2009年以後的紀錄相比;跟過去的數據比較,他還是縮小的!)。除了巴倫支海(the Barents Sea)以外,北極的海冰面積都低於平均水平;不過冰還是擋住了西北航道。

相反的,在南極八月海冰面積為741萬平方英里,高於1981-2010年平均水平42萬英里(6.0%)。這是有記錄以來(1979年)八月南極海冰最大的面積,打破了在2013年的舊紀錄約90,000平方英里,也是有紀錄以來的第八大。

八月期間整個美國中部、歐洲北部、西伯利亞中部、日本和澳大利亞東部的部分地區都下很多雨。日本因為兩個颱風娜克莉(Nakri)和哈隆( Halong)的關係,在八月的前半下了非常多雨。

今年英國的八月可以說是又冷又濕。八月並列為1910年有記錄以來第七濕,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颶風伯莎(Bertha)在10日和11日經過。蘇格蘭北部也創下了潮濕的紀錄。拉脫維亞也經歷了21世紀以來第二濕的八月,法國的八月也是1959年來的第十濕。但是,印度今年的季雨卻下得比平常少,大約只有1951年至2000年平均的82%;在西北部甚至只有平均值的66%。

最後,2014年的一至八月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三暖,比20世紀平均(14.0℃)高了0.68℃。如果2014年剩下的時間還是繼續這個趨勢的話,這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在1-8月的全球地表溫度比20世紀平均高1.01℃,為有紀錄以來第五高。而全球海洋表面溫度比平均水平高了0.55℃,與2010年平手,僅次於1998年。

參考文獻:

NOAA. Global Analysis - August 2014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由藝術來考古,發現埃及六千年來的生態變化

跟現代人不同的,我們的祖先比起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觀察自然;而古埃及的人們,將他們對自然的觀察,化為繪畫。他們不只是畫在法老的陵墓中,遠在金字塔建造之前,古埃及人對大自然的觀察便已經形諸於繪畫上了。到古埃及文明時代,由於他們相信死亡只是暫時的,法老終將復活,因此陵墓中的繪畫,大部分也都是根據當時世界的狀況來繪製。就如數萬年前繪製在法國洞穴中的壁畫一樣,埃及金字塔中的壁畫,某些程度上也反映了當時埃及的生態世界。

獵獅。圖片來源:wiki


最近,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定量生態學家Justin Yeakel,結合了古生物學、考古學與藝術,重建了六千年來埃及地區的生態變化。 

他們發現,六千年前的埃及風景,要說類似撒哈拉沙漠,不如說更像現在的塞倫蓋蒂(the Serengeti):史前岩畫上有河馬、長頸鹿、大象、狷羚(hartebeests,Alcelaphus buselaphus)、與狐狸;到了五千年前,還可以看到鴕鳥跟山羊(ibex)出現在慶典用的盤子上;等到更近的時代,狩獵的繪畫便出現在金字塔內的壁畫上了。

研究團隊發現,六千年前的埃及,有37種大型動物;但是,到了現代,只剩下8種。在氣候和土地利用發生最劇烈的轉變時,當地的生態也發生最戲劇性的變化。五個大轉變中,有三個與尼羅河谷大乾旱在同一時間發生,這也可能影響到朝代的興衰。第四個轉變發生在現代埃及工業化的以及人口增長的時刻。

 研究團隊探討是否有些生態系統比其他的更脆弱。雖然無法完全得知過去的這些動物之間在生物鏈上的關係,但是基於這些動物的大小,研究團隊們也能建立出一個大致上正確的生態系統(對照現代非洲的系統,大約有74%的正確性)。然後,他們探討每個生態網絡模型的穩定性,試圖找出為何一個小的變化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徹底崩潰。

最古老的生態系統物種最豐富,彈性也是最大的。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每個物種的滅絕,使得網絡變得越來越不穩,使得特定物種變得更容易自行崩潰。在過去一百五十年間,野豬、白色羚羊、以及豹的消失,使得整個生態系的穩定性急劇下降。當生態系統失去了多樣性,便失去了系統冗餘,造成每個物種的重要性被放大;於是現在僅剩的八種大型哺乳動物,包括條紋鬣狗、金黃豺、與埃及狐狸等,比過去一萬兩千年間的任何時刻都更加脆弱,且其中有些已經陷入困境。這八種動物中的其中幾種,包括羚羊、野山羊和巴巴利羊(Barbary sheep),同時成為幾種掠食者的獵物,這造成其中一種羚羊已經瀕臨滅絕,而巴巴利羊,比起三十年前,則越來越少在西部的沙漠看到牠們了。

藝術記錄提供了一個不尋常的機會,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尺度上進行現存物種的絕種風險(extinction risk)預測。回望歷史,研究人員發現,理論上較為敏感的物種,真的也越早消失。

當然,光憑著藝術記錄是有風險的。尤其在古埃及文明開始發展以後,由於陵墓的壁畫是有文法的,因此也有其他的研究人員提醒研究團隊,出現在陵墓壁畫上的動物,不見得一定就出現在當時的埃及;除了文法的考量之外,古埃及文明後期的藝術家們也有可能模仿前面的藝術家留下的作品。

當然,這些因素都應該被考量在內;不過,對照六千年前的紀錄,與現在埃及的生態,縱使無法百分之百反映當時的狀況,應該也可以大致上呈現古往今來的變化。就如唐朝的人隨手記下「開元、天寶之際,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代表了因為人口過多,山坡地都被拿來開墾,生態已經被嚴重的破壞,環境崩壞就在眼前。而果然在晚唐時,因為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期,亞洲氣候開始轉變為寒冷多雨,加上水土保持不良,便造成了晚唐時黃河不斷決堤,加上安史之亂以及藩鎮互相攻伐造成的破壞,唐朝自此一蹶不振。因此,筆者也認為這些文學、藝術上的紀錄,雖然有其不準確度,但仍可做為參考;而如果再加上古生物學與考古學,準確性應該可以進一步的提高,參考價值應該也就不能算低了,不是嗎?

參考文獻:

2014/9/8. Clues to animal extinctions found on the walls of Egyptian tombs. Science Now.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永續林業經營:「林木永續」與「生態永續」果真難以兩全嗎?

這麼多年來,相信不需要筆者多說,大部分的讀者都知道砍樹會影響到水土保持。有許多研究都發現,砍伐森林會造成河川淤積、山崩、土石流,之前也有研究發現,水庫上游的森林,對於集水區的雨量有很大的影響。在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一書中,砍伐森林造成整個社群毀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因此,有所謂的永續林業經營,就是每年只砍伐少數的林木;用這樣來取代所謂的皆伐,對於水土保持有幫助。只是,通常永續林業只計算森林的再生率,並不會留意砍伐林木對於森林中的其他生物的影響。

最近,瑞士的一群科學家,針對之前進行過的五十個有關「選擇性伐木」(Selective logging)的研究(涵蓋了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森林)進行了一個大型的分析,結果發現,目前的永續林業經營,對於森林中的物種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研究團隊發現,當森林砍伐的密度為每公頃3-4棵樹時,森林中的哺乳類減少了50%;而當砍伐的密度上昇到每公頃6-7棵樹時,連兩棲類也少了50%(見下圖)。

砍伐森林,首先影響到的就是哺乳類,其次是兩棲類。
圖片來源:Science Direct

而且不只是數目變少而已,研究團隊也同時發現多樣性也跟著下降(這部分是根據蝴蝶、糞金龜以及螞蟻等無脊椎動物進行調查所得)。雖然鳥類在森林砍伐後數量有上昇,但是經過仔細的資料分析後,發現適應力較低的鳥類減少了,空下的位置被適應力較強的種類給補足了。因此,研究團隊提出呼籲,希望林業能夠在伐木時多考慮到對生態的影響,而不是只考慮到森林的再生率,認為只要砍伐率等於再生率都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由於筆者非林業專業,不知道站在林業的角度,每公頃砍伐3-4棵樹是多還是少呢?還有,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是否能在下次砍伐之前恢復原狀呢?再者,若以相同的時間間隔、每公頃砍伐3-4棵樹,長久下去是否對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會產生嚴重的傷害呢?這些在這篇研究裡,似乎都沒有提供;但是筆者認為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雖然有些人會認為最好是都不要砍樹不要開發,但除非從今天開始大家都不用新的紙,只用再生紙;都不買新的家具新的木製品,否則都不要砍樹這類的想法,也不過是夢想罷了。任何生物生在這個地球上,對這個地球難免會帶來影響;但是人因為數量極大而且消耗資源極多,所以對地球的影響也變得更大了。在當前已達極限的地球,我們要學習的課題就是,如何盡量取得與大自然的平衡,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參考文獻:

Zuzana Burivaloval, Çağan Hakkı Şekercioğlu, Lian Pin Koh. 2014.Thresholds of Logging Intensity to Maintain Tropical Forest Biodiversity. Current Biology.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一斤蝦子幾升油?

我們大多數人在吃海鮮的時候,並不會想到燃料(碳足跡)。但是,柴油是漁業最大的單項開支,也是漁業最大的溫室氣體來源。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有相同的碳足跡(原文作carbon finprint,可以譯為「碳鰭跡」,與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同義),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捕撈哪些海鮮最耗油,也就是碳足跡最大。


一項結合了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研究,分析了超過1600筆漁船燃料記錄,彙整出不同種類的魚和海鮮由捕捉到運到港口所消耗的燃料。


本研究並沒有把處理以及運送至消費者手上所消耗的碳足跡計算進去。但是,其他研究顯示這兩者通常只佔一小部分。同樣沒有列入考慮的還有漁具的種類對環境的影響,如棲息地的破壞和意外殺死海龜,鳥類和海豚。


以下就是捕捉到一噸的漁獲運到港口所需的燃油量平均排名:


7.沙丁魚:71公升


沙丁魚往往成群游泳,又在岸邊附近活動,因此要抓他們相當快。只需要用一張巨大的網圍繞它們,就可以抓到很多。尤其是捕捉冰島鯡魚(Icelandic herring)與秘魯鳳尾魚(Peruvian anchovies)最省油,每噸魚只消耗8公升。


6.鰹魚:434公升


這些魚和其他類型的開放水域魚類,跟沙丁魚一樣,都可以用圍網大量捕捉。但是,因為船舶必須航行得更遠一點,才找得到這些魚,所以碳足跡也比較大。


5.扇貝:525公升


底棲軟體動物要用重鋼耙舀起,所以碳足跡也不算小。


4.北美鮭魚:886公升


鮭魚通常以刺網或圍網在河流和海灣區域捕捉。如果是使用鉤和線來捕捉,會需要更多的燃料,碳足跡也會更大。


3.太平洋長鰭金槍魚:1612公升


拖釣比漁網需要更多的燃料。當船舶將帶餌鉤的魚線放下去以後,漁船要在天敵到達之前趕緊將漁獲拉上船。


2.比目魚:2827公升。


漁船要抓比目魚,必需要以接上重金屬梁的漁網拖過海底。這個過程消耗很多燃油。


1.蝦和龍蝦:2923公升


雖然從陷阱捕捉緬因龍蝦只需783公升燃料,但是捕捉一噸的自澳大利亞的亞洲虎蝦(Asian tiger prawns,一種蝦子)在2010年需要消耗7000公升的燃料;而由北海捕捉挪威龍蝦的碳足跡更高,大約是17,000公升。這兩個物種都很小,相對稀少,所以漁船都要用細網拉很長的距離才能捕捉到足夠的量。


依據不同海鮮的碳足跡調整圖片大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至於說,野生海鮮如何與其他種類的動物蛋白做比較呢?在漁業燃料使用上,平均每噸漁獲消耗約639公升柴油。這相當於每公斤海鮮產生略超過2公斤的二氧化碳,大約與雞和養殖的鮭魚與鱒魚差不多,而為牛肉的五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讀者無法素食,但又希望對環境友善的話,遠離牛肉是一個好辦法(最近的研究顯示,牛肉的碳足跡是雞肉的十倍)。不過,如果以本文的數字來換算,其實龍蝦跟蝦子的碳足跡,是漁業平均的4.57倍(9.15公斤的二氧化碳),算起來跟牛肉也差不多!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過去由於漁業管理不善,大量的燃料被浪費掉了。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政府的補貼,導致漁業公司建造更大和更強大的船隻,好用來抓更多的魚。但是,隨著漁業資源耗盡,船員們不得不航行更遠離岸邊,好來抓更多的魚。在過去的十年,燃料的使用似乎有所下降,而推究這個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魚類種群的恢復和船隊規模的縮減,使餘下的船隻不必再航行那麼遠去抓魚。


針對這個研究結果,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環境經濟學家Christopher Costello認為,其實相比於大多數美國人開車所帶來的碳排放量,魚類消費量帶來的碳足跡,估計大概不到開車的半個百分點。但是,或許改變飲食習慣,比改變交通工具,相對要容易得多。

筆者的經驗是,吃東西時要保持環境意識並不容易,需要一些練習。但是,一旦上手了,其實也不難喔!


參考文獻: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牛排的代價

我們都知道,吃牛肉對環境有不好的影響,但究竟它真正的環境成本是多少?而與其他動物或動物源性食品相比,是較好還是較壞?在最近一項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比較各種食物的環境成本,並提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論。調查結果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希望不僅可以提供個人的飲食選擇的建議,也可以提供政府機構負責農業和營銷政策的單位一些協助。

牛排對環境的代價,是其他動物性蛋白質的十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項研究結合了魏茨曼科學研究所、耶魯大學與紐約的研究人員。主要的問題核心是:以環保角度來看,應該要多吃哪種類型的動物性食品呢?雖然許多研究已經解決了部分問題,但是這些研究都作得不夠徹底。一個徹底的比較研究,可以用多元的角度來呈現動物性來源食物的的環境成本,是需要進行的。

美國的飲食的蛋白質來源,最大的有五個:牛奶、牛肉、家禽、豬肉和雞蛋。他們的想法是以「每營養單位」(nutritional unit)-- 單位為一卡路里或一克蛋白質--來計算環境投入成本。研究團隊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他們要能夠設計出準確的、忠實的輸入值。舉例來說,牛在美國的西部乾旱的土地放牧,會使用巨額的土地,但相對使用了較少的灌溉用水;而在飼育場的牛,由於吃的多是玉米,需要的土地較少,但消耗較多的灌溉水和氮肥。研究人員需要考慮到所有的這些差異,建立確定能反映目前做法的總體數據,從而為每一個食品項目估計出近似真實的環境成本。

研究團隊使用了許多數據,包括土地利用、灌溉用水、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氮肥的使用。每一項都是一個複雜的環境系統。例如,土地利用,農業除了使用土地之外,也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而氮肥在天然水道造成水體污染。

當數字彙整以後,研究團隊開發方程式來計算每種食物的環境成本值。

計算結果顯示,一點也不意外的,最大的罪魁禍首是牛肉。總體而言,吃牛肉對環境成本的消耗, 比其他動物源性食品,包括豬肉和家禽,大約十倍。牛需要平均28倍以上的土地和11倍以上的灌溉用水,釋放5倍以上的溫室氣體,消耗6倍的氮,與雞蛋或家禽相比。家禽、豬肉、雞蛋和乳製品對環境成本的消耗都相當類似。這倒是有點意外,因為在過去,乳品生產通常被認為是對環境相對友好的。研究團隊發現,因為乳牛飼料的灌溉和施肥的環境成本,加上乳牛(或者說所有的牛)都需要較多的土地,使得乳製品的環境成本大大的上昇。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除了可以幫助個人對自己的飲食做出更好的選擇,也有助於農業政策以外,未來還可以用來估計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的相對成本,其他國家生產食物時也可以用這個模式來計算環境成本。除了比較環境成本之外,這個模式也可以指出,生產過程中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未來在此基礎上,這個模式也可以幫助決策者決定如何能在永續的基礎上,以對環境更友善的角度來確保糧食安全。

筆者自從2011年茹素以來,不僅不吃所有的肉,連牛奶跟蛋都列入避免的清單。當初只是因為不忍看到牛跟雞為了要生產牛奶跟雞蛋,受到不人道的對待而已;看了這個研究結果,筆者深深的慶幸當初選擇的是吃全素,畢竟這輩子享受(消耗)的也夠了,也該要為地球做點事了。

參考文獻:

2014/7/21. Real price of steak: Comparing environmental costs of livestock-based foods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的地球母親持續發燒中:2013美國國家氣候報告

我們的地球媽媽身體越來越糟了!海平面隨著全球氣溫一起上升,困在海洋上層的和熱能也越來越多。同時,高山冰川和北極海冰正在融化,而三大溫室氣體濃度也繼續往上攀升。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國家氣候數據中心在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的主任托馬斯·卡爾(Thomas Karl)說:「數據顯示,現在氣候發生變化的速度,比它在歷史記錄中的任何時候都快。」


數字說明了一切。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數據來看,2013年是從1880年以來第二個或第六個最暖的年份;根據1993年至2010年間的衛星紀錄測得的平均值來看,全球海平面高度上昇在去年達到約3.8公分(1.5英寸);而海平面上升,每年平均大約3毫米(八分之一英寸)。而ERT公司的傑西卡·布倫(Jessica Blunden)說,已經連續23年,全球冰川在夏季融化的比他們(在冬季)獲得的更多。 這些(冰川)的變化,是氣候變化的可見的和明顯的標誌。


美國氣象學會公報於今年(2014)的7月17日在網上發布了「2013國家氣候報告」(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3)。這份詳細的分析,是收集了環境監測站從陸地,海洋,冰和從衛星與飛機的感測器數據,並邀請了來自57國, 400多名科學家來進行分析與撰寫而成的。 (自1991年以來發行的國家氣候報告,可以在這裡找到。)


科學家認為,三種主要溫室氣體水平的增加,很可能是近期氣候變暖的根源。二氧化碳全球平均濃度在去年達到395ppm,比2012年增加了2.8 ppm。甲烷和一氧化二氮(N2O),這兩個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去年上升約0.3%。 不過,由於二氧化碳比其他兩種氣體更為普遍,目前大約三分之二大氣的吸熱能力來自二氧化碳。研究人員說,冰芯記錄顯示,過去80萬年間,二氧化碳濃度從來沒有超過300 ppm,所以也無從由過去的紀錄去了解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對地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從南極到北極,在地球的許多部分正在大量暖化。在歐亞大陸的北極地區,去年夏天的平均氣溫,比由2007年的2012年的平均氣溫高了1℃到3℃也回暖,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 Alaska),去年有36天氣溫高達27 °C(80°F)或更高,打破過去的紀錄。暖化也對永凍土(permafrost)產生影響。在阿拉斯加地下20米的永凍土溫度在去年達到歷史新高,2013年9月的北極海冰覆蓋範圍(這個月通常是一年中海冰覆蓋最低的月份),低於從1981年到2010年當月平均覆蓋率的18%。雖然去年海冰減少的程度沒有創紀錄,科學家們說,自從1979年開始用衛星測量以後,九月海冰覆蓋範圍每十年會下降近14%。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極,2013的年平均氣溫為-47.4℃(-53.3°F):是很冷沒錯,但仍然創下1957年開始收集天氣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


而中國、日本與韓國則遭受了有史以來最暖的夏天。澳大利亞去年夏季高溫高於45°C(113°F),這是1910年來最暖的一年。


存儲在海洋表面700米的海水的熱量,在過去20年裡大幅增加,在去年也達到創紀錄的水平。熱量增加,會使得颱風與颶風增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NOAA將發布一份報告,討論氣候變化可能與去年的幾個極端天氣事件的相關性。

2013年11月的海燕颱風,是否與去年持續暖化
以及破紀錄的海平面上昇有關?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瘋狂蠕蟲」入侵美國?

威斯康辛州的最新入侵物種來自亞洲,是一種胃口奇大的、神秘的「瘋狂蠕蟲」,而且最近首次出現在該州威斯康辛 - 麥迪遜大學的校園內(1)。

威斯康辛 - 麥迪遜大學植物園,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威斯康辛州的原生植物和動物的避難所,首次證實遭受 Amynthas agrestis入侵。據信,它應該是經由進口的造景植物從原生地(日本和朝鮮半島)抵達美國的。

「瘋狂蠕蟲」(Amynthas agrestis)是什麼呢?牠是蚯蚓的一種。我們通常都認為蚯蚓是好的,不過根據資料,世界上總共有約六千種蚯蚓,其中有120種被列為重要的入侵物種(2)。美國和加拿大共有12科,約182種蚯蚓。其中60種(約33%)為引入物種。只有兩個屬的蚯蚓原產於北美,而引入物種已擴散到沒有任何本地物種的地區,特別是在依賴大量的落葉的北部森林生態系統。當蚯蚓分解了落葉層,生態環境可能使得某些樹木、蕨類植物和藥草無法生存,造成整體生態環境的改變。

在美國,Amynthas依據入侵物種規則NR40,被列為禁止攜入物種。因為它們對美國的森林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在2013年的秋天,植物園證實了蚯蚓的存在;今年春天,工作人員定期檢查,發現它的卵繭已然渡過了威斯康辛州去年那特別惡劣的冬天。

目前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仍在試圖了解它們在植物園內的分佈範圍。在這同時,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清洗靴子、工具和車輛,同時也盡可能不要去已經發現有Amynthas的區域工作。

因為在兩萬年前最後的冰河期時,冰川覆蓋了威斯康辛州除西南角外的所有區域,消滅了所有的原生蚯蚓;所以在威斯康辛,做為入侵蚯蚓,Amynthas並不是唯一的入侵物種。

威斯康辛人最熟悉的蚯蚓,是由第一代移民引入的歐洲種。雖然它們也會破壞自然景觀,但是歐洲種很少長到像亞洲種那麼多。

Amynthas的生命週期與歐洲種完全不同。它們集體繁殖,不斷產下卵繭。當卵繭孵化時,你會看到土壤表面上有大量如細絲毛髮的生物在移動。

Amynthas是灰色的,而歐洲蚯蚓較粉紅一點;他們可以長到八英寸(20公分)長,並且因為抓在手上會翻滾和大力扭動,贏得了如「瘋狂蠕蟲」、「蛇蠕蟲」和「阿拉巴馬跳蟲」之類的名稱。

「瘋狂蠕蟲」Amynthas agrestis 圖片來源:Science Direct


除此之外,Amynthas具有光滑,平整乳白色到灰色的環帶,歐洲蚯蚓的環帶則是突起的。「瘋狂蠕蟲」在短短60天左右的時間就會發育成熟,使它們在威斯康辛州的溫暖月份中可以增殖一倍;同時,它們能夠不交配就繁殖。

在它們大量繁殖的地方,Amynthas可以吃光在土壤表面所有的有機物質;這使得森林的地面光禿一片,除了使森林地面暴露在土壤侵蝕的威脅之下之外,也更容易受到其他物種入侵。它們那深不見底的食慾,改變了土壤結構,留下一顆顆粒狀土。 這些粒狀土帶給植物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發生在種子發芽時期。

雖然他們已經在美國幾十年 - 特別是東南部和東岸 - 但是,過去很少有研究來量化這些蚯蚓所造成的損害,或是開發出控制它們的數量的有效手段。最近威斯康辛大學動物學教授莫妮卡·透納(Monica Turner)以及她的研究生,已經開始進行有關「瘋狂蠕蟲」的土壤攻擊的研究。

同時,威斯康辛的政府部門正在檢查全州商業苗圃周圍的狀態,並將測試潛在的控制技術。但細心的清洗設備和檢疫還是防禦的第一線。

雖然對抗如沙棘(buckthorn)、舞毒蛾(gypsy moths)和大蒜芥(garlic mustard)等入侵物種,是威斯康辛州的主要工作;但是,他們很希望能找到保護植物園免於被「瘋狂蠕蟲」入侵的方法,同時也要教育別人有關這些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2014/7/16. Hungry, invasive 'crazy worm' makes first appearance in Wisconsin, threatens forests -- ScienceDaily
2. Wikipedia. Earthworms as invasive species.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入侵植物使暖化雪上加霜?

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對入侵植物會如何影響土壤的溫室氣體儲存能力有新的發現。這項研究對我們如何管理農業用地和原生生態系統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一篇發表在「新植物學家」期刊(New Phytologist)的論文,植物生態學家Nishanth Tharayil和研究生Mioko Tamura 表示,外來入侵植物可以透過釋放存儲在土壤中的碳到大氣裡,來加速溫室效應。由於土壤中存儲的碳比大氣和陸地植被加起來還要多,這個研究對於我們如何管理農業用地和生態系統,以促進碳的存儲,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他們主要研究虎杖(Japanese knotweed )和粉葛(kudzu)這兩種北美最普遍的入侵植物,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土壤碳儲量的影響
粉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們發現,粉葛入侵造成原本存儲在土壤中的碳被釋出,而虎杖入侵會使得積累在土壤中的碳氧化,氧化後便流失到大氣中。關鍵的問題似乎是在於植物的凋落物如何調控土壤的生物活性,使其有利於建立一個穩定的碳捕獲生物系統

研究團隊發現,入侵植物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主要在於他們會使在土壤中的碳庫變得不穩定。研究團隊估計,粉葛入侵導致每年釋出了4.8萬噸的碳,相等於存儲在一千一百八十萬英畝美國森林中的碳,也相當於消耗5.4億加侖汽油或燃燒五百一十億磅煤所排放的碳。

氣候變化對於某些外來植物入侵極為有利。隨著氣候變暖,粉葛將繼續侵入美國北部的生態系,而其對碳排放的影響將日漸增長。 

這個發現提供了對於農業用地管理策略特別的建議。對土壤穩定儲碳能力的影響,是經由植物(種類)與土壤,而不是經由生物總量。也就是說,並不是土地上蓋滿植物就代表土壤儲存了很多碳;如果土地上蓋滿的是外來植物,或許因為外來植物與本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無法有效互動,反而造成碳由土壤中釋出。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種植如大豆、豌豆、大豆、花生、扁豆等體內具有比例較高的氮的豆類植物,可加速土壤中的碳的存儲。 
小花蔓澤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對於閒置的土地,過去大家總覺得只要不是光禿禿一片就OK; 這篇研究提醒了我們,對於如小花蔓澤蘭、銀合歡等入侵植物,或許閒置土地上長滿了他們會有比我們想像中更大的害處?雖然進行這類的研究需要時間,但是如果在造林時可以種植原生物種,對閒置土地可以多留意,對於不適合開發的山林定期監控,不讓入侵物種到處滋生,說不定不只是有益於原生植被的保存,也可以積極減碳喔!

參考文獻:

2014/7/1. Kudzu can release soil carbon, accelerate global warming -- ScienceDaily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安納沙西(Anasazi)文明的崩壞是因為生得太多?!

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勾勒出了北美歷史上最大的生育高峰--發生在公元500年至公元1300年之間的美國西南原住民普韋布洛人(Puebloan,筆者按,即安納沙西Anasazi文明)。

研究團隊中的Tim Kohler教授說,在那段時間,文明的早期特徵 - 包括農業和食品儲存 - 已經成熟到使得出生率可能比今天世界出生率最高的國家還要高,緊接著就是族群的崩潰。這也在警告我們,現代世界人口過剩可能導致的危險。


經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資助,研究團隊在美國西南部的四角地區(the Four Corners region)數百個站點進行橫跨一個世紀的上千個人類遺骸的研究。經由這些數據,Kohler拼湊出這個地區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口轉變--由石器使用,反映出當地人口從切割肉類為主(狩獵、採集)過渡到搥打穀物為主的生活(農業)的詳細年表。

玉米早在公元前2000年起就生長在該地。剛開始,可能是因為生產效率低,人口增加得不多。但是,到了公元前400年,玉米提供了該地區80%的的卡路里。粗出生率 - 每年每1000人的新生兒的數量 - 從那時開始穩步上升,直到大約公元500年。

整個地區的發展不盡相同。在索諾蘭沙漠(Sonoran Desert )和托恩托盆地(Tonto Basin),即今天的亞利桑那州,已經發展出灌溉系統、球場、墊高的土墩和精英家庭的集合住宅。然而,出生率較高的地區位於北部和東部之間,在今天的新墨西哥州西北和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聖胡安盆地(San Juan basin)和北部聖胡安地區,可能是因為這個地區找到新的農地來擴大玉米生產相對比較容易;而索諾蘭和托恩托人,因為玉米耕作需要灌溉,使得他們較難找到新的區域來耕種。從運河來的水也可能含有有害原生蟲、細菌和病毒。
普韋布洛人的集合住宅,是整個地區最大的建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約在公元900年時,雖然人口仍然眾多,但是,出生率開始出現波動。12世紀中期發生了西南地區已知最大的旱災之一。過去數百年持續的人口增長和有限的資源,可能已經到達了該地區的承載能力,就如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1798年預言的工業世界會發生的情形一樣。 

從十一世紀中期到西元1280年(那時所有的農民已經離開), 整個西南地區的北部衝突不斷但是,生育率仍然很高。為什麼不限制人口的增長?也許族群需要維持一定的人口數量,才能保護他們的村莊和農田。這是一個暴力的「馬爾薩斯陷阱」(Malthusian trap)。

在13世紀中期,西南地區北部還有多達40,000人。但是,在接下來的30年之間,人們離開了,留下了令許多考古學家無法解答的一個謎。也許,人口太多,加上氣候惡化,使得人們無法養活自己;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離開,留下的人將會難以維持這個社會所需的防禦和新的基礎設施的建立。 筆者根據Jared Diamond的「大崩壞」一書中提供的資料,當地是一個階級社會,包括了貴族階級以及農民階級;由建築可以看出,峽谷中的「大屋」以及峽谷外各衛星聚落的「大屋」應是貴族所有,而農民則是住在衛星聚落的小屋,由骨骸可以看出他們的營養狀況遠不如住在「大屋」中的貴族。由於大約十一世紀開始,峽谷中已是光禿一片,不論是建築、農業生產都要靠峽谷之外的衛星聚落供應;或許在所有的農民因為從公元一一三0年開始的連續大旱發生而離開後,剩餘的貴族們無法自行生產糧食,於是不得不離開?不管怎麼說,無限制的人口增長,當人口數已經超出該地區的人口承載能力時,這時已經脆弱不堪的生態系,就像堆得高高的一疊紙牌,只需要輕輕一口氣就可以讓它土崩瓦解;何況是大旱災如此的重擊?

這些年,常常聽到各國對於「人口老化」這件事表達關心,甚至我們的國家首長說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但是,若只是為了減緩人口老化而鼓勵生育,是否落入了「馬爾薩斯陷阱」之中?當目前地球已經超過她的人口承載度時,各國卻為了自己的國家安全與生產力,拼命的鼓勵生育、祭出獎勵措施,選擇性的忽略整個地球的問題時,我們是否會如安納沙西文明,最終走向全面崩壞?

參考文獻:

2014/6/30. Ancient baby boom holds a lesson in over-population -- ScienceDaily
Jared Diamond. 2006. 大崩壞。時報出版。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海洋的塑膠垃圾到哪裡去了?

塑膠的使用如此廣泛,根據估計,漂浮在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應該有數百萬噸之多;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海洋裡的塑膠垃圾絕大多數都不見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被魚吃下肚了。一旦被魚吃下肚,也就意味這些塑膠進入了食物鏈,而人類也是食物鏈中的一環。

人類每年產生三億噸塑膠垃圾。其中絕大部分以垃圾場做為它們的終點;但是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估計,大約有0.1%的塑膠垃圾(三十萬噸)被河流、洪水、暴風雨帶到海裡,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也貢獻了一點點。這三十萬噸的塑膠垃圾,有些隨著洋流到北極,成為冰山的一部份;有些被沖上沙灘,成為「塑膠石頭」。但是,這三十萬噸的絕大部分隨著洋留在海中漂浮,形成「垃圾島」(Garbage Patch)。

為了要了解到底海中有多少塑膠垃圾在漂浮,Malaspina expedition研究團隊從2010年到2011年,動用了四艘船在五個垃圾島附近調查(如下圖)了數月之後,所得到的結論是,漂浮在大海中的垃圾大約只有六千六百噸到三萬五千噸之間。若以2010年人類所使用的塑膠量(2.65億噸)的0.1%來計算,大約只有估計值的5%在海裡。剩下的95%到哪裡去了呢?

研究船The RV Hesperides,圖片來源:Science Now


研究團隊之一,西澳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Crawley)的Carlos Duarte說,塑膠在海中漂浮,會因為海浪以及太陽的輻射作用,使得塑膠逐漸破碎,最後成為極為細小的碎片,被魚當作食物吃下去了。而這些塑膠碎片在成為魚的食物之前,會吸附海中的污染物,如DDT(殺蟲劑)、PCB(多氯聯苯)、汞(水銀)等;於是這些毒素也隨著塑膠碎片,進入我們的食物鏈,由於生物累積效應的影響,在食物鏈越頂端的生物,體內的毒素也會累積愈多。在2012年的紀錄片「海洋塑化記」(Plastic shores)中就提到,現代人每個人身體裡面,都驗得出塑膠。


吃鮪魚沙拉時,「順便」吃下去的塑膠、DDT、PCB、汞
有多少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過,到底魚吃了多少,以及到底有多少比例的塑膠掉到海裡,其實都很難估計。另一位學者Kara Law強調,所謂0.1%的垃圾掉到海裡的估計,是大約一百年前估計出來的。現在需要新的估計方法,來了解到底有多少塑膠垃圾掉到海裡。


另外,除了被魚吃掉以外,海裡的塑膠垃圾也有可能在被海中的小生物附著之後,因為重量而下沈到海底;也有可能被微生物分解;也有可能被沖到岸邊後被微生物分解。科學家們認為,沈到海底是這幾種可能的結局中最好的;但筆者想到,在另一個研究海底垃圾的研究中指出,深海裡的氧氣少、微生物長得慢,這些塑膠垃圾可能在海底幾萬年都不會分解,沈到海底不見得會比較好,應該說,垃圾夾帶著環境毒物DDT、PCB、汞進入食物鏈,會在短期間影響的人類的生存,而沈到海底卻會在長期對人類有害吧?


參考文獻:


2014/6/30. Science Now. Ninety-nine percent of the ocean's plastic is missing.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關於核電,先別忙著拿手指頭指著別人

每次為了核電廠,常看到網路/平面媒體上面有人在吵,說當初是誰核准興建?是誰讓核一、核二蓋在距離首都那麼近的地方?

我雖然也覺得一個小島上面蓋那麼多核電廠蠻荒唐的,不過要刮別人鬍子以前,也要先看看是不是應該刮。

當年建核電廠的背景,是因為台灣在1960年代火力已經開始取代水力發電,但是發電所需的石油跟煤都要進口(台灣的能源自給率是1%),所以1971年開始興建核一廠。

1973、1979發生過兩次能源危機,於是開始興建核二廠(1974年)、核三廠(1978年開始,1984年開始商轉)。核一是十大建設之一,核二、核三則都是十二大建設。

當時世界各國還沒有發生過重大核災(直到1979美國三哩島事故),所以也沒有人意識到一旦核電廠發生事故,附近N(以福島事件來看N=30)公里半徑內的居民都要疏散;猜測是因為這樣核一、核二才會蓋在北邊吧。

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哩島事故發生,大家開始了解到核電萬一出事有多可怕;一部份原因也是因為那時候核三廠相關的一些新聞也開始曝光,包括出水口的珊瑚出現白化等等...接著核四廠的興建就遇到激烈抗爭。

三哩島核電廠。自從1979年的事件後,出事的第二機組(TMI-2,左側)
就沒有再運轉過了,但是第一機組(右側)仍在運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1980年代到現在,擁核、反核雙方已經吵了多年,簡單來講各自的數據相差甚大,一起拿來看也兜不攏;而且彼此也不相信對方的數據。但是參考最近IPCC的第五份工作報告的「能源」章節可以看到,他們對能源提出的建議首要是「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這包括發電機組的效率以及所有大小電器的用電效率,而且當然要從已經開發的國家開始做起;但是台灣在這些方面,因為政府沒有拿出誘因(包括提高電價、採購更有效率的機器與家電的補貼、優先採用再生能源的獎勵等),企業與民眾當然就沒有動力(不可能叫大家都一起「發心」換更有效率的電器,只為了救地球;也要看看有沒有預算啊)。

光只是一直想興建新的電廠,但是台灣人均排碳量是世界平均的兩倍多(2011年時,台灣人均排碳量是11.8噸,世界平均是4.9噸);加上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蓋水庫,火力發電廠只能幫我們在碳排放這一項上大大扣分,太陽能發電有它的限制,風力發電的風機也有噪音的問題,真正應該要做的是努力去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當然國家也要有一套整體的規劃,不要老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老是想著我任內不要出事就好,難道任期一結束就人間蒸發不再住在台灣嗎?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來自亞洲的污染物影響全球氣候

關心環境的朋友,前幾天可能會注意到一則新聞,就是大陸的霾害,其實不只影響了台灣、日本,還可以隨著地球上空強大的偏西風,在幾天內到達美國西部;嚴重時,美西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污染物來自中國(1)。

根據一項由德克薩斯州A與M大學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發表的研究顯示,極端的空氣污染在亞洲影響世界的天氣和氣候模式,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2)。

利用氣候模型和收集有關懸浮微粒(aerosol)和氣象學在過去30年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亞洲的空氣污染 - 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 - 正在影響全球氣流循環。

在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導致了巨大的製造工廠,工業,發電廠等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的建設,同時也增加煤的燃燒和汽車廢氣排放,後者是亞洲國家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在中國的一些城市,如北京,空氣污染水平往往比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設定可接受的限度高出100倍。

研究發現,這些污染物一旦排放到大氣中(可以上升到六英里高的大氣層中),會影響全球的雲的形狀和天氣系統。氣候模型清楚地表明,來自亞洲的污染造成對高層大氣的影響,使風暴或颶風變得更強。 這些污染物會影響雲的形成、降雨、暴雨強度等因素,並最終影響氣候。最有可能的,來自亞洲的污染可能對北美的天氣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

海燕風災災區。最近這幾年亞洲颱風增多、增強,颱風季
也有拉長的現象,是否與本文所提到的現象相關?
圖片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一項研究顯示,由於日益增長的污染問題,在亞洲的一些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已經增加了400%。

空氣污染的情形,往往在冬季因煤炭燃燒增加以及停滯的天氣造成空氣品質惡化,造成許多亞洲城市的污染和煙霧增加,而且可以持續數週。中國政府已承諾提高污染標準,並投入足夠的財政資源來解決空污問題。

研究人員說,未來他們還需要做一些懸浮微粒究竟是如何在全球移動和影響氣候的研究。還有許多的大氣觀測需要進行,並建立一些模型,看看這整個過程如何發生。

參考資料:

1. Jintai Lin,Da Pan, Steven J. Davis, Qiang Zhang,Kebin He, Can Wang, David G. Streets, Donald J. Wuebbles and Dabo Guan. 2014.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ir pol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 Science Daily. 2014. Air pollution from Asia affecting world's weather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102-1學期環境新聞小剪輯】20131230-20140105 環境新聞小剪輯

改版公告:從這週開始,我們的「環境新聞小剪輯」不再直接貼出新聞片段,而是以綜合整理的方式呈現。

本週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當美國正在面臨數十年來最強的寒流時,澳洲、南美洲正在面臨酷熱的夏季!加拿大的魁北克來到零下38度,是20年來最冷,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卻熱破40度,澳洲更是來到50度

澳洲除了高溫以外,強烈(3級)氣旋克麗絲汀登陸西澳洲,造成不小的損失。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面臨了195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蝗災,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150萬公頃)荒蕪,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前往援助。

而在台灣,各地工廠偷排廢水、濫倒事業廢棄物的行為,一一的被檢舉出來,包括益廣盛工業公司排污阿公店溪偉瀚實業在基隆河排出紅色廢水鎰發金屬污染大堀溪宜蘭農地遭到回填廢爐渣台中大安溪水從去年底到現在一直有白濁的現象

另外,台中地檢署破獲台灣歷史上最大的盜採林木案,嫌犯收集了大概200噸的珍貴林木,市價將近五千萬元;另一方面,在花蓮的銅門部落原住民們,因為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要把一些風倒木(主要是檜木)運下山,引發了爭議,最後決定三方(林管處、部落居民、森林警察隊)共管

今年的烏魚季,烏魚的捕獲量去年已經不到一萬尾,今年也不到一萬尾,漁民出海沒有撈到幾條魚,還撈到海上的一片黑油,損失慘重。

這次的跨年活動,台北因為參加的人數創紀錄(116萬人),因此垃圾的量也破紀錄(22.63公噸),可悲的是,雖然一直在宣導減量,但是以參加的人數來除垃圾總量,每個人生產的垃圾量並未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其實跨年雖然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慶祝活動,但是像台灣這麼小的一個島上,竟然有33場煙火晚會慶祝跨年,這不可不稱之為一種怪現象;這幾年台灣的經濟狀況不佳,這33場晚會只有四場有企業贊助,其他29場都是花費公帑舉辦,但是我們有中小學沒有錢修廁所、也有中小學去報廢的電腦來勉強使用,這些放煙火的經費如果能夠用來補助中小學修廁所跟換電腦,不知道有多好?

台北跨年晚會垃圾災難

最後要提到的是,大陸的霾害仍持續影響台灣,隨著最近這幾波的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在已經接近臨界點的地球,任何一個人、一個國家的行動都會影響到其他的國家的!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102-1學期】第十七週 第十五章: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課堂作業

這一週討論的題目是「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因此在兩週前老師先給同學一個作業,作業的內容是:

選取一個大企業(例如:台塑、中油、頂新/味全、日月光、統一等)做一個報告,報告分為兩個部分
一、企業的基本資料:年營收、獲利、員工數目等

二、企業近五年來所發生的重大危及民眾安全的事件,以及(到目前的)懲處。您覺得這些懲處有效嗎?

同學選取來分析的企業包括台塑、味全、日月光、統一、愛之味等,可以看到同學不約而同都點出政府在這些事件上的角色是失能的,而企業能兼顧營利與良心的其實少之又少,如果政府跟民間都不監督,只怕有一天這個島上連玉山頂上都不適合生活。

關於個別企業的資料,因為篇幅就不貼出來了。下面是同學的心得:

其實台朔集團的六輕工廠發生的事情並不只是這些,這幾件事情是較為嚴重有被報章雜誌刊載出來的,然而,有些沒被報導的事件對我們的環境以及人深的健康也會造成影響。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些工安事件導致影響環境安全的問題呢?人民也不是完全默不吭聲,曾經群起抗議、包圍工場要求停工遷移,環保團體也利用了各種媒體,批評集團的不對與消極的態度,而我們的政府也非完全放任他們不予理會。其實不只對台朔,所有的集團都是如此,政府罰款罰了,工場停工複檢又開始運轉後,類似的問題依舊不停發生,我認為中央政府對於懲處這些汙染事件往往都是重重舉起輕輕放下,可以說是為了討好集團,講求經濟發展,處罰只是為了演給人民看,告知大眾這件事我們政府單位有在關注而已。對於一個年收益以兆起跳的大公司,區區幾百幾千萬的罰款可以說是不痛不癢,工廠被停工要求改善後,過沒多久說已經完成修復及改善就能順理成章的開工,但是沒多久相同的問題就又重蹈覆轍,所以政府的懲處對這些企業集團來說根本沒有達到讓他們改善的效果。

查了企業也看了相關報導後,真的覺得原本好好的穩定的企業,卻因為貪婪更多的富裕,而使用對人體有害的添加物,我不太了解,自己本身知道自己的產品使用有害添加物,所以就不用自己的食品改用別家的食品這樣就行了嗎?但這樣子不是反而增加別家企業的營收嗎?現在被報出來不僅使別家沒有使用添加物的公司賺錢還讓自己的公司名稱給破壞,既然如此何必當初要使用添加物變成假油呢?而且在查證時還不斷說出自己是有良心的企業,決不會那麼做,但後來也是自打嘴巴,果然人還是不要說謊的好,希望以後別在有此類事情發生,不管是假油還是其他物品,正正當當的營利一個企業才是最好的。
前陣子爆發立光農工再添加食品使用了工業用原料,以及使用過期豆膠與己二烯酸鉀(防腐劑),而立光農工也是愛之味長期的合作廠商。經由詢問之後確實愛之味是有使用力光農工所提供的原物料來進行食品的製作,但我內心充滿了疑問,當一個這麼大的企業又擁有這麼良善的設備,為什麼還有出這麼大的食安問題呢!後來經由了解要進行這些食品的檢測還是需要花費一筆為其不小的金額,因此無法每次原料進來就進行一次檢測,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立工農工投機取巧來賺取暴利。至於現在愛之味還有沒有跟力光農工進行合作呢?答案是有的!因為雙方都還有利益上的互易,而我們的政府又只開罰50萬元,對於一個年收入過億的大公司來說根本無法造成任何傷害,雖然與愛之味公司的經營者有私交,但是在食安問體我認為這次的處理方式損失了不只是金錢也損失了人民對他們的尊重!
 大家可以發現,統一企業的食安問題,是在他邁入「集團化時期」後三年才可使出現的,有此可知問題的產生應該是在他當時的企業目標,可能造成內部的一些問題產生,直到三年後才爆發,不過總結一個字,就是「貪」,如果忍可以不要這麼貪心的話,我相信根本不會有如此多的食品安全的問題,還有人們如果都可以有多一些善念,不做明知是會害人的事情,台灣會更美好。
我感覺統一企業與日本多家企業合作過,非常的國際化,不過像無印良品這類的以環保為標章的企業,最後為什麼會與統一企業結束合作關係,這值得深思一番。統一企業在台灣可說是隨處可見,當這種管線深植民間,到底是侵入血管的癌細胞,還是穩台灣經濟的巨根,是值得用生命去觀察下去的。
統一企業經營的東西非常多采多姿,但當一個企業足以壟斷太多東西,或者應該說他擁有主導經濟大部分的權力時,若這個企業的經營取向是在自身利益,那麼糟糕的就是,政府拿他沒轍,更別提其他民間團體了。
如果一個幾乎可稱為台灣最大的食品企業公司不維護品質把關,我想最後台灣人心裡共同的低語就是:還有甚麼東西能吃呢?
而統一企業一旦遭受質疑,連帶相關產品都會讓人產生懼怕的。如果不再好好維持形象,一個瀕臨破產的信用,只會使台灣越來越消極。

對於複雜的事情我並不懂,在這次事件中,10月時就發現的問題,卻是在129號的"看見台灣紀錄片所帶來的媒體環保熱才使事件曝光,而在這些排放的廢水中,有醫師提到若食用含高量鎳的食物,可能導致肺癌及攝護腺癌等等的,可怕的是,我們並不知道吃進去的食物究竟是怎麼樣的。
 令我關注的是,我本人來自桃園中壢那附近,因此看到桃園那的日月光有違規排放廢水,令我挺憂心的。
   環保局最後的懲處是停工,我認為是正確的,但我相信一定還有地方是違規排放廢水的,且雖然沒超出標準,但排放的廢水究竟會不會影響到我們,這也是我所擔心的問題,我只希望,不只是日月光,其他企業都對廢水汙水有所處理,不然真的太讓人擔心了。
我認為勒令停工是正確的,不能再使企業為非作歹,為了自己的利益危害到人民的健康,真的非常的不道德!!但是這樣的懲處有效嗎?我個人認為是無效的,他們還是可以從其他偷工減料的方法來使自己獲利,人民還是一樣被蒙在鼓裡,最根本的解決方案沒出來,政府沒有作為,只有表面的懲處是真的不夠的,大家都應該建立道德心,整個國家應該有共識,這是非常難做到的,但也只有良心道德發現,以及政府的協助,才能使問題根本解決

政府目前的態度消極,感覺就像是在虛應故事,於是廠商們也就隨便處理,覺得吃不死人就沒有大問題。許多大廠牌雖然口口聲聲說會做好食品安全管控,並以消費者為本位,但是近期來接連不斷爆發的黑心事件使得民眾信心下降,廠商聲譽也一落千丈。其實人民自己也需先培養知識與觀念,像是基改食品,歐洲雖然也進口基改食品,但因為受到許多消費者反彈,當地超市因此拒絕販售;日本也曾進口過夏威夷基改木瓜,但因為沒有消費者要買,所以最後全數下架。「所以消費者要展現力量,否則廠商會認為消費者這樣也可以,就會為了壓低成本犧牲品質。」根據中研院的調查,25.9%的台灣民眾完全沒聽過基改食品,48.6%聽過但不了解。教育是提升人民素質重要的途徑,也是一個觀念的培養皿。若是不希望再受廠商蒙蔽,人民得先自己努力站出來為自身健康發聲。

我覺得現在很多的大企業為了賺更多錢的,常常不顧我們老百姓的生命安危,能剝削多少就盡量剝削,能賺得更多就想盡辦法的賺更多,我認為這已經是他們商業界的風氣,不貪反而被同業是為奇怪,可是造就這些商業的惡習慣,應該是政府,食品安危如果政府重視並有效地訂出一套防止措施,可能就不會等到所有人都吃了十年後才發現原來這種化學物早已經吃了十年的這種感慨了吧。